使用 Python 分离中文与英文的混合字串

LiYanrui posted @ Jun 07, 2008 06:11:43 PM in 程序设计 with tags python , 15731 阅读

这个问题是做 MkIV 预处理程序时搞定的,就是把一个混合了中英文混合字串分离为英文与中文的子字串,譬如,将 ”我的 English 学的不好“ 分离为 “我的"" English ” "学的不好" 三个子字串。

1. 中英文混合字串的统一编码表示

中英文混合字串处理最省力的办法就是把它们的编码都转成 Unicode,让一个汉字与一个英文字母的内存位宽都是相等的。这个工作用 Python 来做,比较合适,因为 Python 内码采用的是 Unicode,并且为了支持 Unicode 字串的操作,Python 做了一个 Unicode 内建模块,把 string 对象的全部方法重新实现了一遍,另外提供了 Codecs 对象,解决各种编码类型的字符串解码与编码问题。

譬如下面的 Python 代码,可实现 UTF-8 编码的中英文混合字串向 Unicode 编码的转换:

# -*- coding:utf-8 -*-
a = "我的 English 学的不好"
print type(a),len (a), a

b = unicode (a, "utf-8")
print type(b), len (b), b

字符串 a 是 utf-8 编码,使用 python 的内建对象 unicode 可将其转换为 Unicode 编码的字符串 b。上述代码执行后的输出结果如下所示,比较字串 a 与字串 b 的长度,显然 len (b) 的输出结果是合理的。

<type 'str'> 27 我的 English 学的不好
<type 'unicode'> 15 我的 English 学的不好

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 Unicode 虽然号称是“统一码”,不过也是存在着两种形式,即:

  • UCS-2:为 16 位码,具有 2^16 = 65536 个码位;
  • UCS-4:为 32 位码,目前的规定是其首字节的首位为 0,因此具有 2^31 = 2147483648 个码位,不过现在的只使用了 0x00000000 - 0x0010FFFF 之间的码位,共 1114112 个。

使用Python  sys 模块提供的一个变量 maxunicode 的值可以判断当前 Python 所使用的 Unicode 类型是 UCS-2 的还是 UCS-4 的。

import sys
print sys.maxunicode

若 sys.maxunicode 的值为 1114111,即为 UCS-4;若为 65535,则为 UCS-2。

2. 中英文混合字串的分离

一旦中英文字串的编码获得统一,那么对它们进行分裂就是很简单的事情了。首先要为中文字串与英文字串分别准备一个收集器,使用两个空的字串对象即可,譬如 zh_gather 与 en_gather;然后要准备一个列表对象,负责按分离次序存储 zh_gather 与 en_gather 的值。下面这个 Python 函数接受一个中英文混合的 Unicode 字串,并返回存储中英文子字串的列表。

def split_zh_en (zh_en_str):

        zh_en_group = []
        zh_gather = ""
        en_gather = ""
        zh_status = False

        for c in zh_en_str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if not zh_status and is_zh (c)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status = True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if en_gather != ""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en_group.append ([mark["en"],en_gather]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n_gather = ""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lif not is_zh (c) and zh_status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status = False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if zh_gather != ""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en_group.append ([mark["zh"], zh_gather]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if zh_status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gather += c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lse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en_gather += c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gather = ""

        if en_gather != ""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en_group.append ([mark["en"],en_gather])
        elif zh_gather != ""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zh_en_group.append ([mark["zh"],zh_gather])

        return zh_en_group

上述代码所实现的功能细节是:对中英文混合字串 zh_en_str 的遍历过程中进行逐字识别,若当前字符为中文,则将其添加到 zh_gather 中;若当前字符为英文,则将其添加到 en_gather 中。zh_status 表示中英文字符的切换状态,当 zh_status 的值发生突变时,就将所收集的中文子字串或英文子字串添加到 zh_en_group 中去。

判断字串 zh_en_str 中是否包含中文字符的条件语句中出现了一个 is_zh () 函数,它的实现如下:

def is_zh (c):
        x = ord (c)
        # Punct & Radicals
        if x >= 0x2e80 and x <= 0x33ff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True

        # Fullwidth Latin Characters
        elif x >= 0xff00 and x <= 0xffef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True

        # CJK Unified Ideographs &
        # 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
        elif x >= 0x4e00 and x <= 0x9fbb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True
        # CJK Compatibility Ideographs
        elif x >= 0xf900 and x <= 0xfad9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True

        # 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B
        elif x >= 0x20000 and x <= 0x2a6d6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True

        # CJK Compatibility Supplement
        elif x >= 0x2f800 and x <= 0x2fa1d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True

        else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return False

这段代码来自 jjgod 写的 XeTeX 预处理程序。

对于分离出来的中文子字串与英文子字串,为了使用方便,在将它们存入 zh_en_group 列表时,我对它们分别做了标记,即 mark["zh"] 与 mark["en"]。mark 是一个 dict 对象,其定义如下:

mark = {"en":1, "zh":2}

如果要对 zh_en_group 中的英文字串或中文字串进行处理时,标记的意义在于快速判定字串是中文的,还是英文的,譬如:

for str in zh_en_group:
        if str[0] = mark["en"]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o somthing
        else: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do somthing
thom 说:
2008年8月12日 22:32

cjk-ext-a的范围没写。CJK Compatibility Ideographs及增集我认为没有必要写。这些字在cjk/cjk-b里都有,也不是每个字体都收录。所以没必要。

里面还有笔误。
0x2f8000 应为 0x2f800


登录 *


loading captcha image...
(输入验证码)
or Ctrl+Enter